close
程式設計工作的時程充滿不確定性,除了科學化的評估方法和技巧,過去的開發經驗也要考慮在內。

大多數的專案時程規畫表,之所以不切實際,主要是源自於兩種原因。第一種是「過度樂觀」的想法,低估了軟體開發的複雜度及高風險。第二種則是「過度侵略性」的態度,在這種態度之下,時程的訂定者,多半認為訂一個高難度的時程目標,最後結果「雖不中亦不遠矣」,因此仍然可以壓縮時程,甚至提前完成。

不過過度樂觀、忽略眾多可能變因的想法,通常就是讓現實證明,專案終究不會那麼樂觀地結束。而「過度侵略性」的時程訂定態度,形同於壓榨開發者的生產,暗示著長期加班的可能性,但這運用於短期衝刺或許可用,想要長期壓榨開發者,除非提供極好的待遇,否則很少開發者有辦法忍受,畢竟沒有人的身心是鐵打的。

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開發者對於工作,很容易變得心灰意懶。研究也指出,長期加班,即使整體的工時提升,但由於專注力下降,程式碼品質也容易驟降,導致整體生產力反而更低。

科學化的計算之餘,仍需參考過去的經驗值
那麼,開發的時程又應如何預估呢?我們很容易可以找到許多評估的方法和技巧,例如有名的功能點(Function Point),便是透過將欲開發的系統拆解成若干個功能,再以各個功能所需的資料輸入個數、資料查詢個數、資料輸出個數、檔案個數、外部介面個數做為參數,帶入一個計算的公式裡,最終可以得到系統規模的評估值。

理想的情況下,我們可以透過換算,知道需要多少工時,也就可以做為預估時程之用。

這類量化的方法看似迷人,因為開發時程的預估,始終是管理上讓人頭痛的一件事情。人們通常對數字有一種近乎迷信的心理因素,時常認為計算得出來的,總比隨口喊的來得可信。事實上,量化的方法的確有可用之處,但倘若要提升預估的準確程度,還是得倚賴開發歷史資料的收集。

在CMMI Level 2裡有個流程領域,叫做「度量與分析(Measurement and Analysis,MA)」便包含了要針對開發過程收集相關的度量值,並且進行分析、記錄以及溝通。

為什麼需要收集歷史的資料?因為每個團隊所開發的系統類型不同(例如,商用的ERP系統和線上遊戲就有很大的不同)、開發團隊的成員組成方式及素質也不同(事實上,每個程式人的能力都不同),而量化的估算方法裡,通常都有許多要帶入的參數,而這些項目都必須從開發的歷史中取得。

事實上我甚至認為,歷史的記錄比估算的式子本身更重要,因為它基本上是保留了過去的經驗值。平常我們所謂「空口估時程」,其實也是依據我們隱性的過去經驗來「開出價碼」的。當然,明確地記錄開發歷史,更有助於日後新的開發專案,作為預估時程的參考及類比之用。

將技術不確定性高的專案獨立出來,降低變數
此外,即使有了過去的經驗值做為參數,想要更準確的預估時程,仍必須降低各種風險。專案中的風險有很多類型,其中技術風險時常會被低估。

開發專案中之所以會有技術風險,有一部分原因,是因為有些充滿不確定性的開發項目,它們是很難從過去的經驗知道究竟會需要多少時間完成。

例如,在專案裡,需要一個影像處理的引擎,而對於這個引擎的效能和效果,專案都有規定必須達成的目標。因此,這個引擎有一些演算法上必須克服的困難,你或許得持續嘗試、研究,才能符合需求。但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嘗試及研究,沒人說得準。或許可以在時程裡估計一個時間,但實際上需要多少,都只有做了才知道。

倘若這種高度不確定的工作項目,成了開發時程裡的重要工作時(例如深深影響到主時程的情況),那麼其實對於專案最終完成時間的估計,也是同時有著高度不確定性。

對於負責這種工作的程式人,事實上不能在時程上過於苛責。因為專案管理者所預估的時程,時常是沒有根據的估算(或許是從期限倒推回來),既然如此,又怎麼能怪罪別人沒有實現一個沒估準的期限呢?

管理者與執行者共同討論時程,避免爭議
倘若專案工作的技術上不確定性低,那麼就很容易從歷史上的經驗預估,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機會也相對較低。因此,專案管理者應當盡量避免把不確定性高的工作,擺入一個期限要求嚴格的專案中。針對這類型的工作項目,最好成立一個獨立的專案,因為帶有實驗性質,所以不用設定過度嚴格的完成期限。

也就是說,會被擺入專案中的工作,盡量都是驗證過技術可行性的工作,那麼不確定性就可以降低,對於時程的估計,也就可以更準確些。

除了怎麼估計之外,另外究竟是由誰來預估專案中的每一項工作需要的時間,同樣也是一個議題。

最好的情況,應該是由專案經理和每項工作的執行者一同討論,進而決定下來。許多專案工作的時程安排,都缺少了執行者的承諾。這會造成一個問題,就是由專案經理單方面地認定,這個工作應當在某個時間點完成,然而執行者卻沒有承諾可以如期完成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倘若不能如期完成工作,責任究竟是專案經理還是執行者呢?我想,恐怕不能片面地歸究於執行者。雖然從傳統的管理觀點來看,管理者交代工作時程,執行者赴湯蹈火也應該要在期限內完成,倘若工作不能如期完成,那自然是執行者的問題。

可是,軟體專案的工作有其獨特之處,程式設計工作的時程,很多時候是充滿了不確定性,即使是執行者本身所預計的時程,都有可能發生很多誤差,更何況是不那麼了解工作本質的專案經理呢?

因此,最好的方式,便是時程的訂定者和執行者一同討論,一方面讓執行者更清楚地明白工作的內容,另一方面則是同時了解執行者所預估的時間,判斷是否有必要調整專案時程的安排。

針對整個專案擬定緩衝時間,兼顧生產力與保護作用
在「過度樂觀」或「過度侵略性」的時程規畫之外,還有一種「過度保守」的時程規畫。為了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開發,時程的訂定者,可能為每一項工作以及專案本身都加上了「緩衝時間」,也就是說,倘若一項工作預估需要10天,但緩衝的時間是百分之二十的話,就會將這個工作所需的時間拉長到12天。

加上了提供保護作用的緩衝時間,那麼看起來專案應該更有機會如期完成了吧?很可惜的,我看過很多實例,緩衝時間都沒有如預期的發揮作用。原因便在於所謂「自我實現的預言」現象。

你可以仔細回想自身的經驗,專案是不是很少會提前完成呢?倘若時程比較寬裕,執行者會用比較鬆馳的心態看待時程,即使是準時完成了工作項目,但最終還是耗光了時間。這麼一來,緩衝時間不僅沒有保護工作項目,甚至浪費了生產能力。

針對專案管理中緩衝時間的設置,「制約理論(Theory of Constraints,TOC)」主張,不為每個工作項目局部地設置緩衝時間,而是將可用的緩衝時間全部留給專案本身。個別的工作項目可以將時程擬定得稍緊,甚至機率上允許發生延遲,但由於專案本身設有緩衝時間,可以用它來為專案中發生延遲的工作項目,提供保護作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rks 的頭像
    Tarks

    蜂鳥的生活知識網

    Tar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