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現在正為某些事懊惱、煩憂或情緒低落嗎?那麼,何不先把煩人的事擺一邊,和我玩個小遊戲。你掉過東西嗎?____ 
掉了東西的當下,你的反應如何?_____

聳聳肩,一笑置之(正常情況下不可能興高采烈吧)?自認倒楣?懊喪?生悶氣?緊張?急躁?憂心忡忡?甚或勃然大怒、抓狂罵人?尤其當東西掉了,是「某個別人」造成,才害得你這麼倒楣!

咦?遊戲就這麼簡單?

是的,我只是問問每個人都發生過的事,然後,請你誠實回答自己,你的第一反應,通常(或者說已成慣性?)是怎樣?而接下去又是採取什麼樣的態度面對、解決?結果如何?

這算什麼遊戲嘛!你是否懷疑我在浪費篇幅,提這麼無聊的問題?

但請相信我,我絕不是要故弄玄虛。愈是稀鬆平凡、人人都免不了切身經歷的小事,愈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盲點,讓真相浮現。

先分享一段我的故事。

慌亂壞了多年夢想
& lt; BR>一九九七年,我終於有機會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。

那是我多年夢寐以求的心願。直到飛過太平洋、下了飛機,踏在波士頓機場明亮硬實的地面上,我都還像走在雲端,腳步輕盈如夢,心情歡欣激動,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。

由於飛機延誤了,等待拿行李的空檔,我順手將手提箱放在腳邊,打公用電話聯絡學校,告訴他們我會晚一點到。前後不到兩分鐘,等我掛斷電話,手提箱已經不翼而飛!

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頓時,我像被人當頭敲了一棍,腦袋一片空白,驚惶失措的大叫起來:「我的手提箱呢?」來往旅客半同情半好奇地瞧了瞧我,也是愛莫能助。人生地不熟,我氣急敗壞地在機場裡橫衝直撞,哪裡還找得到,最後只好找警察協助。

警察來了,拿出筆記本,問:「裡面有什麼貴重物品?有多少錢?」

我想了想,回答:「有一個照相機、護照、機票,沒有錢。」

警察停下記錄動作,瞧了我一眼,彷彿在說:「既然沒錢,你緊張什麼?」

是呀!有必要這麼驚慌嗎?但當時的我,的確是方寸大亂,情緒糟透了!

更慘的是,這個插曲完全破壞了我的期盼與興奮。事情告一段落後,我雖然按照原計劃踏進哈佛大學,開始進修課程,但心情卻一直盪在谷底,上課只覺乏味無趣,走在美麗的校園裡,也無心多看一眼。

唉!想想看,那可是我嚮往多年才實現的夢想,竟是這樣乘興而去,黯然收場。

後來我檢討這次事件,發現如果當時我能稍稍冷靜一點,記得運用「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」,哈佛之行依然可以是個美好的回憶。

你一定很好奇,什麼是「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」?真的這麼神奇有效嗎?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,其實只有簡單的三個步驟:

1. 問自己:最壞的狀況是什麼?
2. 接受最壞的狀況
3. 設法改善最壞的狀況
 
 
不要擴大「最壞的狀況」
手提箱掉了會怎麼樣?「最壞的狀況是什麼」?

答案是,損失了一台便宜的舊相機、到駐美辦事處補辦新護照、向航空公司報備機票遺失,重新登記劃位。沒錯,最壞的狀況,不過如此。

「接受最壞的狀況」。那部相機已經用了很多年,根本不值錢;各種證件可以掛失、可以補辦,接受這個狀況好像並不難。

「設法改善最壞的狀況」。補辦證件、聯絡航空公司,花不了多少時間。更何況,幾天後我就接獲波士頓移民局通知,「善心小偷」寄回了護照。

這麼冷靜一分析,手提箱被偷,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!但我卻這樣荒謬地,被莫須有的壞情緒影響,毀了盼望多年的哈佛之行。

現在回想起來,當時困擾我的,其實是懊惱自己太大意輕忽的自責情緒,而不是事件造成的真正損失。

聽完我的糗事,你是否也替我覺得可惜,或者想起自己或週遭人的一些例子呢?

有一次,我到西班牙旅遊,同行的一位朋友當街遭搶。她受到的驚嚇不難想像,哭得花容失色。雖然人沒有受傷,在緊急掛失信用卡,補辦護照等改善措施後,財務也完全沒有損失,但之後的行程卻毀了,她完全失去了旅遊的好心情。

常看到很多人遇到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、憂心如焚,何不讓我們冷靜想一想,例如鑰匙掉了,最壞的狀況是什麼?不過是重配一副鑰匙、找人開鎖、甚至換一整套新鎖,了不起花幾百元、幾千元罷了!

在路上和別人的車發生擦撞,如果沒有任何傷亡,最壞的狀況是什麼?頂多花錢修理,還有保險理賠呢!不是嗎?但很多人的反應是大吵互罵,甚至大打出手,造成更大的損害。

坦白說,人生之中,大事不多,小事不斷,日常生活裡,哪天不會遇到幾件煩人瑣事呢?有人插隊、交通阻塞、被放鴿子
……當你不由自主煩躁起來時,何不先問問自己:「發生這件事,最壞的狀況是什麼?」然後接受它,並且設法改善它。

恢復思考的能力

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,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生平順。當遽逢鉅變、遭遇重大打擊時,這套魔術方程式一樣好用。

創立世界知名品牌開立冷氣的威里士
開利(Willis Carrier),曾經告訴卡内基,他年輕時,有一次被公司派去為某家玻璃工廠架設空氣清淨裝置。這套裝置當時還十分先進,之前只試用過一次。結果架設好之後,機器運作出了問題,達不到他們保證的效果。

面對客戶的不滿和責備,開利焦急得不得了,胃和内臟都好似扭絞成一團,煩得好幾天睡不著覺。

「最後,我提醒自己,這樣下去對事情毫無幫助,應該嘗試找出處理問題的辦法。」

開利正是採取了以下三個步驟:

第一步:分析整個情勢,並找出這個挫敗所帶來的最壞狀況是什麼?結論是,公司必須收回機器,損失投資的兩萬元;他則是壞了工作記錄、丟了飯碗。

第二步:想辦法接受最壞的狀況。開利即使被公司開除,有一技之長的他,還是能再找到工作。至於公司,兩萬元的損失還承受得住,不妨把它視為一筆改良機器的研究費用。

第三步:尋求改善、補救的方法。一旦接受最壞的狀況,開利的心情放鬆了,原有的緊張煩惱隨即消失,總算能夠平靜地想辦法,從已經接受的最壞狀況中謀求改進。

他試圖減少損失,做了一些測試,結果發現只要再花五千元加裝一個設備,問題就可迎刃而解。如此不但不會損失兩萬元,還省了一萬五千元。

「如果我當時一直憂慮下去,可能永遠想不出解決辦法,因為憂慮的殺傷力,足以摧毀我集中思考的能力、讓我胡思亂想,失去決斷力,」開利說。

從此以後,他就一直運用這套方法對抗憂慮,效果棒極了。 

 
你在「想」,還是在「擔憂」?
這套魔術方程式為什麼如此有效?

卡內基認為,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從漫無邊際的煩惱中回到實際,認清自己的處境。若不認清實際的處境,又怎能指望有清晰的思考力與決斷力呢?

這讓我想起,我擔任宏碁電腦公司副總經理時發生的一件事。

當時,公司每年都要舉辦年度全球經銷商大會,讓數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菁英,齊聚一堂。那一年,籌辦事宜由我的部門負責,我們也早早預訂了圓山飯店的場地和房間。沒想到就在大會前一週,圓山飯店突然通知我們房間數量不夠。

那是一九八五年,台灣的五星級飯店還很少(凱悅、福華等飯店尚未出現),任何企業辦活動都得早早搶訂住房,事發突然,同事們方寸大亂,和飯店人員吵了起來。

身為主管的我,連忙出面協調,緊急開會找出解決方案。首先,就是請同事們想想,最壞的情況是什麼?結果出來了,最壞的情況是有十個經銷商得暫住在山下的其他飯店,每天搭車往返會場與飯店。這是麻煩些,但也不至於無法接受。大家一想,頓時就冷靜下來,不再那麼激動慌亂了。

很幸運地,大會開始當天,因為有人提早退房,圓山飯店臨時空出三個房間,第二天又再給出兩個房間。這樣算一算,不過只比原先預訂的耽誤一天,就圓滿解決了。

這件事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若追究責任,固然是圓山飯店的失誤,但當初若任由同事們發洩怒氣,和飯店鬧翻,恐怕事態會更嚴重,宏碁電腦的形象也會受損,可謂兩敗俱傷。

人生起伏,福禍相倚,遇到壓力、挫折時,真的沒必要往牛角尖裡鑽,誰敢說在這裡跌一跤,不會反而讓你發現新的美麗風景呢?

有些人遇到感情問題,就鬱鬱寡歡,甚至挾怨報復;有些人遭遇婚變,就萬般絕望,甚至攜子自殺;有些人工作受挫、事業失利,就心煩意亂,驚慌恐懼。其實,或許你只要先問問自己:最壞的情況是什麼?冷靜想一想後,會發現問題根本就沒有那麼嚴重嘛!

或許你會說,我一直都在想呀!所以才愈想愈煩惱。

小心,這可能是個陷阱喔!你究竟是在「想」,還是在「擔憂」?如果你一直在「擔憂」,怎麼可能有時間、有力氣、有心情去「想」呢?

「心靈的平安,來自於接受困境,因為它能釋放心靈的能力,」林語堂在《生活的藝術》中如此寫著。

這句話真有道理。人在逆境中,最需要的就是額外的能量。一旦我們接受了最惡劣的狀況,就再也沒有什麼可損失的了,從此以後,所有都是「得」,不再是「失」。體認到這一點,整個人頓感輕鬆,心靈的力量也才得以釋放,幫助我們更能冷靜思考,改善逆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r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